中国精神丨老区精神


一、精神内涵



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光荣传统。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老区人民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老区人民对党无限忠诚、无比热爱。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在今天奔小康的路上,老区人民同样展现出了强烈的奉献奋斗精神。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二、精神介绍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爱党信党 鱼水情深——老区精神述评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 
  赓续百年来传承的精神血脉,老区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程中,谱写了一组组铿锵的时代音符,奏响了一曲曲激越的奋斗之歌,构筑成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信念,矢志不渝
 
  江西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后山,17棵松树苍翠挺拔。 
  上世纪30年代初,华屋村17名青年参加红军,相约栽下17棵松树。革命途中,他们壮烈牺牲,这些松树被称为“信念树”。
 
1.jpg
2019年5月8日,游客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参观。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当年24万人的瑞金,有11.3万人参战支前,其中有5万余人为革命捐躯,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就达到了1.08万人。 
  从瑞金到延安,从鄂豫皖到陕甘宁,从左右江到西柏坡……老区的英雄事迹就是最好的叙述。
 
2.jpg
2021年10月13日,游客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参观。新华社发(徐宏星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这些牺牲和贡献永远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 
  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色残暴,都挡不住老区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红色激流”。 
  回望历史,这样的一幕幕令人无限感怀:陈树湘被俘后毅然断肠自尽、方志敏身陷囹圄依然畅想“可爱的中国”、瞿秋白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便永不熄灭。
 

3.jpg

这是黄文秀生前的工作照(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4.jpg
  这是2021年10月1日拍摄的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无人机照片)。百坭村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生前工作过的地方。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2019年3月26日,革命老区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驻村满一年,汽车行驶里程约2.5万公里。当天,黄文秀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 
  经过一代代人接续努力,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8年时间,近1亿人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老区人民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 
  始于信仰,成于奋斗,归于人民——百年党史前进的历史逻辑,映照着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使命,也把爱党信党、永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印刻在老区人民心中。
 
  深情,融于血脉
 
1934年10月16日,贵州困牛山。100多名红军在山上阻击追敌,但凶残的敌人裹挟老百姓做“人盾”,步步紧逼。面前是强敌和手无寸铁的群众,背后是悬崖深谷,怎么办?红军战士抱定“宁死不当俘虏,宁死不伤百姓”的决心,纷纷砸毁枪支,集体跃身跳下70多米高的山崖…… 
  一次次生死相依,一次次患难与共,在革命老区这片洒满热血与汗水、凝聚光荣与梦想的热土上,更能读懂什么叫情浓于血,为何有党民一心。 
  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到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军长达14年的英勇斗争;从鄂豫皖苏区“二十八年红旗不倒”,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吞万里如虎;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伟大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我们党之所以能在一场场历史大考中赢得胜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深深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 
  不能忘记,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是老区百姓的红米饭、南瓜汤哺育了党和军队,是老区百姓的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势如破竹,是老区百姓的小木船划出了渡江战役的气势如虹……
 
5.jpg
  这是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附近的英雄山上的“红旗飘飘”主题雕塑(2021年4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苏区政权一枝花,花根扎在穷人家;贫苦农民有了党,红色政权遍天下。”闽西老区流传的一首红色歌谣,见证着党与人民的一往情深。 
  我们更要始终铭记,新征程上,始终恪守对人民的承诺,顺应人民的期待,永远做老百姓“自家的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汇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伟力。
  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则无往不胜、无坚不摧。
 
  梦想,奋斗以成
 
6.jpg
2021年9月30日,在福建宁化火车站,旅客在站台上候车。新华社记者 庞梦霞 摄
 
  今年“十一”前夕,兴泉铁路兴清段、浦梅铁路建冠段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福建宁化、清流,江西宁都、石城4个原中央苏区县不通铁路的历史。 
  山河依旧,换了人间。从当年用木头独轮车走羊肠泥土路,到建成国家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苏区铁路“大团圆”映射着红色热土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一条圆梦之路,也是一条奋斗之路。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老区人民总是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在追梦路上砥砺前行——
 
7.jpg
这是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外景(2021年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军“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为解决食盐紧缺的困难,广大军民把老房子的墙根土挖出来熬硝盐…… 
“政府只能扶持我们,不能抚养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是井冈山神山村村民彭夏英常说的一句话。靠着勤劳的双手,彭夏英如今不仅脱了贫,还当选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8.jpg
这是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景色(2021年2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神山村这座昔日井冈山最偏远的贫困村,也变身网红打卡乡村旅游点。全村80%的村民参与乡村旅游,人均年收入从4年前的不足3000元到超过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几乎为零增至50多万元。 
  时光流转,不朽的是奋斗精神;重整行装,需要的是锲而不舍。 
  静静的茅坪河畔、八角楼前,一棵高大的古枫常有游客驻足凝思。这棵树长于石头缝,突破重压,长大后竟把石头撑开,一百多年过去了,依然生机盎然,一如矢志奋斗、顽强不屈的革命老区…… 
  历史已经写就,历史正在创造,历史还将见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阔步行进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老区,锚定目标、开拓进取,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三、精神论述

人民日报评论员:弘扬老区精神,把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三十四 
 
  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这些牺牲和贡献永远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强调“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的这些牺牲和贡献,继承和发扬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开辟了大小十几个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并成功开创出一条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1927年9月,以毛泽东同志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部打破江西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地区的进攻。至此,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立。到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即解放区已有19块,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这为在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基础上,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宝贵的老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区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是鼓舞和激励我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回望百年党史,老区精神如同一座屹立不倒的精神灯塔,穿越历史启迪未来,烛照着我们党的奋斗征程。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红六军团经历了大小战斗几十次,部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由7000余人发展到1万余人,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彰显了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沂蒙老区支前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至今广为传唱,体现着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在陕甘宁边区,共产党人住在简朴的窑洞里,睡在硬邦邦的土炕上,吃着粗糙的小米饭,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展现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实践证明,老区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 
  吃水不忘掘井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多次强调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嘱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照顾好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的老红军、老同志以及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充分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对老区的真切关心、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情怀、对弘扬老区精神的高度重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怀下,老区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谱写了革命老区全面脱贫的壮丽诗篇,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展现了老区精神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老区精神,争当老区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不竭力量,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