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先贤:冷遹


冷遹.jpg

冷遹


冷遹是民建的创始人之一,民建总会常务监事。他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可以叙述的故事很多,本文简要介绍冷遹其人其事,尤其是撷取冷遹与上海有关的几件事,以飨读者。

冷遹,字御秋,1882年6月22日(清光绪八年五月初七)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黄墟镇。他6岁丧母,有3个哥哥,一家人全靠大哥开的一爿杂货店维持,家境不裕。他读过几年私塾,13岁那年经人介绍,到宝应县城一家钱店当学徒,因不堪折磨,没到满师,即愤而辞归,在大哥店中协助料理店务。

1902年他得知安庆武备学堂招收学员,他与几个好兄弟一起报考,结果都被录取。在安庆武备学堂学习期间,他秘密参加常恒芳、柏文蔚领导的革命团体“岳王会”。1905年毕业,他被分发到南京新军第九镇当队官。第九镇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赵声、林之夏、柏文蔚等革命党人曾在该军。冷遹在赵声的影响下加入了同盟会,宣传革命思想,从事反清活动,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1907年秋,冷遹被解除军职。此时,恰逢顾忠琛任安徽新军混成旅协统,冷遹等一班革命志士投奔安徽新军,得顾忠琛信赖,冷遹被任命为管带。1908年清政府命令湖北新军与南洋新军在安徽太湖县举行秋操,冷遹与“岳王会”骨干熊成基等密商,利用太湖秋操的机会,发动新军起义,公推冷遹为总指挥。不料,走漏风声,两江总督端方一面对安徽新军严加监视,一面调冷遹到南京任转运局提调,刚抵南京即被捕入狱,冷遹遭受酷刑审讯,但他始终不吐露实情,清政府不能定罪,经多方营救获释。

1910年赵声在香港组织新军起义,冷遹婚后才8天,只身赴港晤赵声。这时,同盟会成员王孝缜受广西巡抚张鸣歧委托,延览新军人才,由北京取道香港回广西,遇到冷御秋,两人一见如故。王孝缜邀冷遹同入广西,这样,冷遹又成为广西革命最初发动者之一。冷遹在广西任陆军小学提调。当时,李宗仁、白崇禧正在该校读书,是他的学生。冷遹向学生宣传革命主张,介绍进步学生加入同盟会。并与何遂、耿毅等创办《南风报》,宣传革命思想。次年4月27日,响应黄兴、赵声等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赵声逃亡香港,冷遹成了“嫌疑犯”,但他十分镇定,与之周旋。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广西新军改称民军,冷遹任民军混成协统领,率民军援鄂,进至孝感,南北议和已开始。奉临时政府陆军命令,广西民军遂移师南京,编入中华民国陆军第一军(其时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冷遹任第一军第三师师长,大总统孙中山授予冷遹中将军衔。


冷遹与家人合影.jpg

冷遹与家人合影


1912年柏文蔚继任都督职,冷遹改任第九师长驻军徐州,腾出营房,办工厂,为贫民解除生计困难,受到陆军部的明令嘉奖。7月中旬,袁世凯对南方诸省用兵,北洋军从山东向徐州进犯,第九师由徐州向山东反击,占领韩庄,北洋军向兖州退走。7月下旬,北洋军得到张勋辫子军的支援,再向第九师进犯,第九师全力抵御,终因后援不继,寡不敌众,退出柳泉,放弃徐州。7月29日南京失守,冷遹流亡日本。

从日本赶回参加护法运动

1915年2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国家处于危急存亡时刻,冷遹身在日本而心系祖国,他与林虎、熊林武、张孝准、耿毅、章梓、程子秸、陈强、龚振鹏、程潜、李根源等在日本发表联名通电,通电称:“世事日非,大局益殆,西望祖国,弥深忧思……”,力辟袁政府所散布的诬蔑国民党人的谣言,主张以国家为重,一致对外。同年12月12日,袁世凯公开恢复帝制,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军起义,冷遹立即从日本回国,投入护国讨袁运动。次年5月岑春煊、梁启超等在广东肇庆成立都司令部和军务院,举兵讨袁,冷遹任都司令部参谋处长。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冷遹致电徐树铮,敦促段祺瑞恢复《临时约法》,组织合法内阁,罢黜帝制祸首。但段祺瑞执政后,凶相毕露,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冷遹随即投入孙中山所领导的护法运动,为中华民国效忠,誓志不懈。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广东宣誓就职,成立军政府,冷遹受命任军政府总参议,并内政副部长,后代理部长。颇为孙中山所器重。

在任总参议时,某军阀见冷遹一人在军,未携夫人同行,为笼络冷遹,以美色相诱。一次送来两个小妾,被冷遹退了回去。第二次以伺候冷遹为名,又送来两个小婢女,又被冷遹退了回去。当时一般小军阀都是三妻四妾,而冷遹身为总参议(武官之首),竟拒绝纳妾,一时传为佳话。

组织民众抵御日伪侵扰

护法运动失败后,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1921年,冷遹从广州回到镇江,专心致志为地方服务。他协助地方办医院,办孤儿教养院,办女子职业中学和蚕业指导所,培养小学教师和蚕业指导人才,组织镇江县塘工委员会,帮助农民开塘筑坝,蓄水灌溉,发展生产。

1928年春,冷遹代表镇江黄墟地方人士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暨江苏省农矿所合作,兴办农村改进事业,以他的故乡黄墟镇为中心,就近划入12个自然村,作为农村改进试验区。一方面设立示范农场,指导栽桑养蚕,提倡植树造林,推广优良种子,推行新式农具,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走生产致富的道路。同时又与镇江县教育局合作,将镇江县立师范学校迁黄墟,改名黄墟乡师,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树人树木,兼筹并顾,为桑梓造福。


1949年9月30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图为民建参加政协会议的代表、侯补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合影。前排左起:沈了槎、黄炎培、冷通、杨卫玉、胡劂文;中排左起:章元善、陈已生、胡子婴、陈维稷、孙起孟、盛康年;后排左起:章乃器、莫艺昌、施复亮。.jpg

1949年9月30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图为民建参加政协会议的代表、侯补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合影。前排左起:沈了槎、黄炎培、冷、杨卫玉、胡劂文;中排左起:章元善、陈已生、胡子婴、陈维稷、孙起孟、盛康年;后排左起:章乃器、莫艺昌、施复亮。


·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冷遹在黄墟成立了一个青年励志团,组织农村知识青年进行时事教育和定期3个月的军事训练。抗战时期,青年励志团团员联合民众学校毕业的学生组织地下自卫队,维持地方治安,抵抗敌伪侵扰。

赴延安与毛泽东长谈 发起成立民建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促成国共恢复和谈,团结抗日,1945年7月,冷遹同褚辅成、黄炎培、傅斯年、章伯钧、左舜生等6人不畏险阻,从重庆飞延安,商谈国事。他们6人都是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起飞前,曾致电延安,征求意见。延安复电表示欢迎。来去共5天,在延安除观光之外,用去3个半天忙于正式谈话,其中毛泽东约冷遹与黄炎培个别谈话一次。毛泽东与冷遹、黄炎培的个别谈话在近期出版的《黄炎培日记》里有记载。黄炎培这样写道:“7月4日(星期三),与御秋二人与毛泽东长谈,反对主观主义、正统主义。”黄炎培、冷遹他们启程到延安是7月1日,也就是说,毛泽东与冷遹、黄炎培长谈是第四天。谈到内容是有关反对主观主义、正统主义。也说明毛泽东对于冷遹是与黄炎培一样重视。

当时,虽然国共双方都表示愿意恢复商谈,但是国民党片面坚持召开国民大会,因此和谈未能恢复。延安归来之后,7月14日,冷遹与黄炎培、江问渔在重庆联名发表声明,不参加关于国民大会的讨论,支持中国共产党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5年8月21日,黄炎培与杨卫玉访问迁川工厂联合会理事长胡厥文,商谈建立工商业者自己的政治组织问题,得到胡厥文的响应。8月28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黄炎培到机场欢迎,见到毛泽东,他异常兴奋地到胡厥文家,介绍机场欢迎和毛泽东的书面发言内容。9月17日毛泽东在曾家岩招待重庆部分工业界人士,筹组工商界政治组织逐步推进。同年12月16日,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召开民主建国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民主建国会成立宣言》、《民主建国会章程》、《民主建国会政纲》、《民主建国会组织原则》等重要文件,选举了民主建国会37位理事,19位监事。在19位监事中有冷遹名字。隔了3天,12月19日,民主建国会第一次理、监事联席会议在迁川工厂联合会召开,互选了常务理事和常务监事,冷遹、彭一湖、张雪澄、刘丙吉等4人被推选为常务监事,4位常务监事中,冷遹位于第一,因为他资格最老。


冷遹纪念馆-1.jpg

遹纪念馆


民主建国会成立不久,总会推派杨卫玉赴上海发展会员。1946年1月10日,民建总会函请在沪理、监事推动上海会务工作。同年4月12日,民建总会由重庆迁往上海。5月22日召开的民建总会常务理、监事联席会议决定,总会全体常务理事都为民建上海分会筹委会委员。冷遹是总会常务监事,当然为民建上海分会筹委会委员,冷遹与上海民建结下了不解之缘。

冷遹在上海期间,住在辣斐德路瑞华坊47号,辣斐德路即今复兴中路,瑞华坊即后来的复兴中路285弄。离民建上海分会办公场所雁荡路的中华职业教育社较近,他与黄炎培早年为推动职业教育,在家乡黄墟做了不少事,这也是他后来担任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原因之一。

1949年5月至10月,民建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阶段,冷遹与胡厥文、杨卫玉等人一起担任指导委员。同年9月,新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冷遹作为民建界别参加会议,亲眼目睹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升起,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同年10月至1950年2月,在上海民建扩大临工委阶段,冷遹担任常务委员。1951年1月,他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分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后来,他调往江苏,在1953年1月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体委员合影中,见证了冷遹在江苏任职的情况。1954年11月5日,毛泽东主席任命冷遹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不久改为副省长。冷遹相信共产党能够救中国,他曾说:“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可能出现某些失误,甚至会犯错误,但是总会得到改正的,要坚信党的领导,跟党走。”1959年8月18日,这位辛亥老人在南京逝世,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