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的作用浅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理论,阐明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于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进一步明确了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原则、主要任务,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政协事业更好发展的科学指南。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参政党和人民政协的参加单位,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和地方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

协商,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坚持协商民主,对坚持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是通过协商民主来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00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一科学论断进一步从国家政治体制的角度明确了人民政协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协商民主,指的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决策者通过协商形成决策并推动决策执行的政治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协商民主早已经通过政治协商会议这种组织形式在实施。早在建国初期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是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政协这个机构里,各个党派、各个阶层、各个界别、各个民族、各个宗教的政协委员,都能够按照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要求,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人民政协搭建了协商民主的舞台,是促进政党政治参与的重要机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是通过协商民主来实现的。

 政党政治参与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构成政党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人民政协的这三项主要职能,囊括了决策协商、权力监督、献计献策、民意疏通、诉求表达等各个方面,就政治参与而言,范围广泛、内容全面、形式多样,具有充分的民主性。我国人民政协中的政治协商,是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协商民主,参与协商的主体主要是指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各民族、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无党派人士。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处于协商的核心地位,是协商民主的主导者,作为参政党的八个民主党派是实践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形式,其实质是更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群众更好的行使民主权利。这种民主形式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全过程。

因此,对人民政协来说,充分发挥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主要职能的作用,是推进协商民主的职责规定;对民主党派来说,认真行使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政治参与的权力,是落实协商民主的任务要求。由此而形成的政党政治参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政党发展史上,这种协商民主的政党政治参与实现形式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

 二、协商民主反映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协商民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反映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早在1946年,中国就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力图通过协商民主的形式来实现国民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和平建国的方案。到了1949年,新政协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同时,协商政治作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进行多党合作的有效途径开始运行。迄今为止,它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可见,协商政治就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国式协商民主政治,既独具中国特色又符合中国国情。当然,这种协商民主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伟大政治智慧的共同结晶。

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是由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成果,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关系体现为团结、协商、合作共事,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轧。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反映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要求。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为表现的民主形式,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历史和现实见证了各民主党派作为协商民主主体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70年中,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积极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历史表明,坚持和完善协商民主,对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协商民主拓展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坚持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的根本保证。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与合作的历史传统,是坚持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把协商民主作为处理政党间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谐共进的重要手段。就某种程度而言,没有协商民主就没有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的和谐。鉴于此,200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就开始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把协商民主定位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协商民主的形式能够有效地拓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

    坚持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最根本的还是靠政治价值取向的不断整合。我们通常说,政治上思想上要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指的是原则、方向、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一致性,在这个前提下,对某些问题持不同意见和看法是允许的。协商民主就是搭建一个谋求政治认识趋同的平台,就是开辟一个畅通政治诉求的渠道。协商民主有效地避免了政党矛盾和政治冲突,使政党和谐关系得到保障。在新型政党制度下,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合作的和谐关系正是建立在协商民主基础上的。

中国式协商民主,不仅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间搭建了一个谋求政治认识趋同的平台,而且为各民主党派开辟了一个表达政治诉求的渠道。这种通过协商民主参与政治的模式,成为源于中国历史、符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权参与模式,它丰富了世界政权参与模式和政党参与模式。通过协商民主,可以在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从而有效地化解政党之间的矛盾、避免政治冲突,使和谐政党关系得到根本保障。可见,作为执政党

共产党与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都在国家政权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正是有了协商民主,才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参政搭建了一个谋求政治认识趋同的平台。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这是一种植根于中国国情、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锤炼于中国历史进程、独具中国特色的土生土长的民主形式,它能够有效避免政党间的矛盾与冲突,满足各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诉求,从而有效地整合不同政党间的比较优势。总之,协商民主能够在推动共产党科学执政,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能力以及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