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 “勤”字当先——宣传工作交流心得体会


8年以来,我一直负责路北区工委的宣传工作,也曾担任过路北《相承》内刊主编。我怀着对民建组织的热爱,把组织的培养和信任 化作动力,把组织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及时报道各类工作信息,挖掘典型事迹,弘扬工委正能量,发出民建好声音。多年来累计各类宣传报道、计划总结、典型事迹撰写五百余篇,近15万字。2019年被民建河北省委评为“年度宣传报道先进个人”、个人事迹被编入2019河北民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先进事迹选编》中,2020年被民建省委评为“民建全省优秀会员”,连续8年被民建唐山市委评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市级优秀会员”。

我觉得宣传工作主要从“勤”字入手,即勤学、勤思、勤练。

一是勤学不怠、自我磨炼增底韵。做好宣传工作要时刻保持学习热情,给自己加满电,才能在宣传工作中找准方向。要思想不跑偏,政治学习是基础。做好宣传工作讲政治是首要前提。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关注社会热点,多观看时政要闻,掌握好政治理论的表述。要语言不走板,专业提升是关键。文体不同,内容不同,各方面知识用词要准确,做到表达不落伍。要理念不滞后,紧跟形势是重点。形势在不断发展,工作要不断创新。AI智能时代下,我们的语言风格要从华丽浮夸转变为精准亲和,与读者的关系要从“单向传播”转化为“互动与期待”,是从“宣传”到“赋能”的深刻转变。要求宣传工作者要具备强烈的时效意识、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始终不变的专业精神和责任心,在快与准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二是勤思不罔、笔端之上深品悟。不同文体,不同要求。宣传工作不仅仅是写宣传稿件,找准宣传的角度更是关键。不同文体有侧重,落笔之前要深思,宣传报道要及时高效,工作总结要提炼梳理,经验分享要升华总结,典型事迹要字里行间充满激情,生动感人。疫情期间,我通过电话、微信“采访”医务人员及奋战在一线、奔赴在抗疫各个岗位上的民建人,逆风而上的英雄们让我倍受感动,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一篇篇抗疫连续报道应运而生。其中一篇被省委统战部采纳,20余篇专访分别被民建省委、唐山市委公众号及各个新媒体刊发,彰显了路北工委会员们在疫情面前不畏艰难险阻的大爱精神。

三是勤练不辍、方寸之间勤耕耘。提升写作水平没有捷径,只有靠反反复复推敲,不厌其烦打磨,甘于烧脑,耐住寂寞,宁神静气,精练揣摩。由于我本职工作性质特殊(我是做托管机构的),多年来我白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专心写稿,常常思考于忙碌之中,动笔于夜深人静之时,深夜凌晨写稿是常态。很多稿件并非一次成型,需要连续完善,根据修改意见,还要认真思索修改之处是站位问题、还是储备不足亦或是表达不准?通过不停的修改、完善,才能达到期望值,这些辛勤的付出也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提升了文字表达水平。

在宣传工作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宣传工作无止境,在如何提升政治高度?如何把握信息角度?如何提练内容精度上还要不断探索和钻研。

前尘旧绩皆清零,今朝逐梦再启程!在新形势下,我要怀着空杯的心态和不知足的奋斗精神,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