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医者匠心四十载 履职为民践初心——沧州民建会员:崔占荣

时间:2025-11-12 作者:刘林 浏览数: 字号:【 默认 

医者匠心四十载 履职为民践初心——沧州民建会员:崔占荣1 (2) (2).jpg

崔占荣:中国医疗促进学术委员会妇科分会委员,全国妇联专家库专家,中华医学会沧州妇产科分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妇科盆底学组委员,河北省促进自然分娩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产后康复委员会常委,河北省生殖健康学会常委,河北省孕产妇健康教育委员会常委,民建沧州市委市直三支部委员,沧州市妇幼保健院首席妇产科专家、副院长,沧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沧州市妇科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沧州市优生优育学会副主任委员,沧州市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从农家土炕到国际标准产房,从基层医生到业界专家,从普通群众到民建会员,她用双手迎接了上万名新生儿,她用四十三载坚守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更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民建会员的为民情怀。

一、炕头初心:自行车载药箱的生死时速

1982年,刚从沧州医专毕业的崔占荣被分配到泊头市后河卫生院。彼时,村里产妇多在家分娩,她常背着药箱骑行十余公里赶赴现场。1983年寒冬,一位难产产妇的求救电话打破深夜寂静,她踩着积雪赶到时,产妇已出现休克征兆。跪在冰冷的土炕上,她用双手调整胎位,最终母子平安。这样的“生死时速”,在她基层工作的前十年里上演了上百次。

为精进医术,她抓住一切学习机会:抱着刚满月的女儿赴北京参加腔镜手术培训,课间哺乳间隙研习手术录像;1997年成功实施沧州市首例宫腔镜电切术,为45岁患者保住子宫;2016年主导开展沧州首例水中分娩,将侧切率从70%降至15%以下。如今,她仍保持着每年外出学习数次的记录,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国际前沿技术要点。

二、产房革新:让分娩成为温暖的仪式

作为五星级高端产科创始人,崔占荣提出“快乐生产、科学育儿”理念。她带队考察北京、香港等地,引进LDR产休一体化病房,配备价值20万元的多功能产床,实现待产、分娩、休养“一站式”服务。在这里,产妇可享受中医食疗、低频脉冲康复等12项特色护理,新生儿则接受智护训练。科室运行8年来,入住率持续保持高位,更吸引京津冀地区产妇慕名而来。

“高端不仅是环境,更是技术。”她主导建立瘢痕子宫顺产评估体系,帮助数十例高危孕妇成功自然分娩;创设“产后休养群”,300余名产妇在线获得24小时医疗指导,抑郁发生率下降40%。面对双胎孕妇深夜急诊、国际首例孕12周延迟分娩等挑战,她带领团队创造医学奇迹,被产妇亲切称为“崔姥姥”。

三、提案温度:把产床边的关切写成民生答卷

身为民建会员,崔占荣将临床洞察转化为民生提案。2018年,一对情侣因婚检阳性险些取消婚礼的事件,促使她推动全市免费婚检政策落地。她跑遍16个区县婚登处,用五年出生缺陷案例和1:8的财政投入效益比说服决策层。政策实施后,婚检率从20%跃升至88.67%,孕前检查率达98.7%。

针对双职工家庭托育难题,她提出“妇幼机构普惠托育”建议,推动沧州市妇幼托育大楼建设。在她的办公室里,手术方案与民生提案并列白板两侧,下基层调研时,菜市场大妈都能说出“崔大夫说的孕前检查很重要”。

四、薪火相传:让技术传承成为最动人的接力

作为沧州妇产科领军人物,崔占荣通过“手把手”带教培养青年骨干。在泊头市妇幼保健院帮扶期间,她带领团队一日完成8台高难度手术,术后亲自制定康复方案。如今,她培养的20余名医生已成为基层医院中坚力量,而她仍坚持每月到孕妇学校授课,用通俗语言普及科学孕育知识。

“产妇的宫缩声是世界上最急促的时钟,而我的双手,必须跑赢时间。”四十三载过去,崔占荣的白大褂口袋里始终装着两件宝物:听诊器和记满群众需求的笔记本。从农家炕头到国际产房,从手术台到民生提案桌,她会用一生诠释着医者的初心与民建会员的担当,让每个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都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注脚。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