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坑



燕子坑,位于唐山开平北于家庄村,震后迁建前的西小庄(此处现已成为煤炭采空区——北湖)、董少文家门口西的道北。这个坑南面,有条东西走向,通往茅草营村的大道;坑西,连接着杨家沟流淌来的溪水;坑北是有二、三米高的土坎子,上面是庄稼地(解放后六十年代后,此处盖上了新房);西小庄这条不长的东西街道旁,有条小河沟。

那么,为啥把这个椭圆形的、年有水的锅底状的水坑,叫燕子坑呢?说起坑名字的来历,还同日寇侵华时,在于家庄村制造杀害“抗日英雄三少年”的惨案有关哩!

听经历过这起惨案的老人讲,燕子是一位姑娘的乳名。但她姓什么,出生在哪个村,当时准确年龄有多大,是啥时来到于家庄村当的童养媳?……这一切一切,谁也说不清了。只知道,燕子很小就来到该村,到“旗人”(即满族)董天德家,给他的独生子董安庆当了童养媳。

1933年夏,日寇侵入关内,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冀东人民在中共各级地下党负责人的领导和引导下,纷纷行动起来,英勇顽强地对侵华日军,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有的青壮年,积极报名参军,加入到抗日大军行列;有的打入到敌人内部,认真进行隐蔽战线的工作;有的百姓和妇女,担负起抢救伤病员、做军鞋等支前工作和保护抗日队伍(地方抗日武装及政府工作人员)的任务;各村的儿童团组织起来了,担负起站岗放哨、查路条、监视敌人行动等项任务……尤其是,日寇在冀东实施惨无人道、疯狂“大扫荡”,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后,更加激起了于家庄村百姓,对日本鬼子兵的仇恨和对日寇斗争的决心、坚强意志和行动。于是,于家庄村的抗日军民,对盘踞在近在咫尺,仅三华里的大佛头据点的敌人,进行顽强而坚定斗争,斗争花样还不断翻新,把小日本折腾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心神不定,坐卧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1942年腊月快过大年的一天,丧失人性的日本侵略军,率领几百人在天亮前,突然包围了这个村,强行把于家庄村儿童团干部董安庆、于学明、于学礼等三人(详见《抗日英雄三少年》一文)抓捕后,被日寇掠掳到日军驻大佛头据点。英雄三少年,经敌人一天一夜多的严刑拷打审讯、无果后,日军便丧心病狂,用刺刀将“抗日英雄三少年”,刺死在据点西大坑的南岸边儿。

燕子听到未婚夫董安庆被日寇杀害,英勇就义的消息后,如天塌地陷灭顶般悲痛欲绝。她想起多年来,安庆哥对自己的疼爱和关照,想到兄妹情“夫妻谊”,而痛哭不止,整天以泪洗面,一日又一日,一宿又一宿……

这位深明大义,又积极支持“丈夫”抗日的燕子姑娘,她怀着对侵华日军的无比仇恨,也为了慰藉抗日英雄安庆哥,更为向安庆哥表白自己纯贞的爱情,终于在春暖花开的一天夜间,燕子趁着夜静人稀的时刻,悄悄地走出家门,来到邻近的锅底坑边,用衣服蒙住自己的头,纵身跳进这个深有四、五米,长年水不干涸的坑水中,去另一个世界,陪伴她的如意郎君——抗日英雄、儿童团干部董安庆去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深明大义、忠贞爱情的节妇烈女,便把这个过去无名的天然水坑,命名为“燕子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