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机构的发展进入瓶颈期,需要‘更上一层楼’才能适应新时代创新创业的需求。”1月10日,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东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佳说。今年两会,韩佳重点关注企业孵化机构持续发展的问题。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企业孵化机构达到11000多家,这里集聚了创新创业要素资源,为企业提供投资融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服务,降低了创业成本,提高了创业存活率,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孵化机构的作用确实不可替代,近年来数量虽然多了,可孵化能力强的少了,有的服务水平赶不上创业创新的需求,个别孵化机构甚至被戏称为‘和写字楼没多少差别’。”作为曾经的创业者,韩佳有些担忧。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查研究,韩佳认为目前孵化机构存在三大短板。一是投资运营主体种类繁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孵化机构的建设水平较低,欠缺应有的孵化能力和投资能力。二是入孵企业与孵化机构之间发展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入孵企业缺少高新技术、高新人才;另一方面,孵化机构自身的科技服务能力不强,难以实现跨领域、跨专业,汇集多方资源服务。三是孵化机构专业性、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足,面对科技型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支持、专业市场开拓等高级服务,无法满足。“孵化机构应该是‘站在山顶上的人’,能对创业企业从山脚引领,一路拾级而上。单靠减免房租、提供税务、法律、财务等一般性服务,已经难以推动入孵企业高质量发展。”韩佳说。经过调研,韩佳拿出了《关于新时期下如何提升孵化机构建设和运营能力的建议》。韩伟认为,应该早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孵化机构认定、考核标准,同时倡导孵化机构与入孵企业建立孵化命运共同体。“孵化机构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其自身必须进行‘2.0版’升级,改进运营模式、提升孵化品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双创’中发挥更大、更关键的作用。”韩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