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民建河北省委经济与金融委员会副主委、省直工委三支部主委李宗芳带领部分骨干成员和会员单位立信中联(集团)事务所代表一行五人参观走访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埔军校,深入学习“黄埔精神”,感悟革命历史,弘扬不怕牺牲、矢志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国13年(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史称“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以武力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体现,为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其内涵实质是“亲爱精诚,团结奋斗,英勇向前,血洒中华”,彰显了民国时期军校师生一心救国、忠心报国的大无畏爱国主义精神。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人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们留下的最后遗言,同时也是给中华民族寄予的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呐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国父孙中山先生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也给了我们作为后来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之路上坚持不懈奋斗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步入纪念馆,两侧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不仅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还告诉后来人,无论是坚持个人理想、坚定家国梦想,还是坚守岗位职责、坚持行业初心,都要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守住廉洁底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步入“黄埔军校”,成为一名忠诚的、干净的、担当的、优秀的“行业革命者”。
随后,在李宗芳主委带领和讲解下,一行五人对纪念馆各章节历史进行了学习。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学习贯彻黄埔精神,并把忠诚、担当、廉洁、爱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等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矢志不渝地为事务所团队发展、推动行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代表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统战思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祝愿伟大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祝愿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