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 让文物“活起来”



非遗文化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保定区别于其它地方文化符号,也是保定人挥之不去的难忘“乡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非遗项目、与传承人亲切交流,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高洛古乐、徐水舞獅、保定老调、京绣、书画毡制作技艺、安国药市等18项。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9项,保定市保定铁球制作技艺、清宫传红木家具制作技艺、孙式太极拳、驴肉火烧等22项,97个项目入选,入选总数位列全省前三甲。2021年,保定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6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16项,扩展项目40项),定兴毡帽制作技艺、涿州霸王鞭舞、涞水麻核桃工艺品等都位列其中。

一、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意识淡薄。探寻文化传统、保护文化遗产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有些人甚至认为非遗保护是文化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事,与自己无关,非遗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

(二)专业人才缺乏。“非遗”传承基本上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愿的状态,现有的“非遗”传承人年龄普遍偏高,例如定兴县京绣项目只有一位国家级传承人梁淑平以及一位省级传承人田建华;涞水县冀中笙管项目省级传承人闫富才、市级传承人王振远、宗庆昌等基本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特别是青年一代专业人才比较稀缺。

(三)推介力度不大。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宣传、推介力度不够、范围不广,没有形成通过群众、社会团体等综合性、广泛性宣传氛围。同时,还存在非遗资源与旅游资源不能紧密融合;部分非遗项目发展步伐缓慢、经济效益微薄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

(一)保护。一是完善政策法规。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各地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出台完善配套相关非遗保护政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保定故事的重要载体。二是强化保护举措。建立政府主导、文化部门牵头、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强化对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培训和扶助扶持,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保护措施。三是开展非遗普查。按照省委书记倪岳峰指示要求,实施非遗记录工程,每年组织开展一次非遗普查,完善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动态掌握非遗存续情况,积极开展申遗工作。要实行分级保护制度,逐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传承。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搭建展示平台。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活动,例如去年在高阳县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全面展示了符合当下消费需求的中国纺织非遗产品现阶段创新发展水平。依托“互联网+模式”,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宣传方式,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平台,建立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博物馆,培养广大市民领悟非遗蕴藏的价值。推出精美文创产品,配套官方购买渠道,实现非遗创收。二是非遗文化进校园。文旅、教体部门要联合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例如在音乐类院校中开设涞水县冀中笙管乐、保定老调等项目课程,在体育类院校中开设孙氏太极拳课程,同时邀请传承人授课指导,进行科学性、系统性学习。

(三)利用。既要以“扬弃”的态度挖掘蕴含其中的传统精华,进一步凸显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又要以“时尚”的视角优化传统技艺的现代表达,让非遗贴近人民,融入生活,延续非遗的生命力,将“老字号”“老艺术”推送出去。比如将保定市崔氏糕点制作技艺、胡氏养蜂制蜜技艺、吕记糖葫芦制作技艺等食品类项目结合发展,形成保定市非遗美食品牌。将手工盘扣制作技艺、手工制鞋技艺、京绣技艺结合发展,打造成保定市非遗服装品牌。

(四)发展。一是立足保定市旅发大会,研发“非遗”文创产品,如京绣、古建彩画、烙画、剪纸等百姓喜欢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开展孙氏太极拳、传统音乐会等非遗项目展演,规划建设一批非遗特色村镇和特色街区,推出一批非遗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线路。二是按照省委书记倪岳峰指示要求,因地制宜打造非遗工坊,实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带动城乡就业、群众增收。唐县南唐梅村有个首都师范大学毕业80后的小伙子方学,传承京绣文化,2020年组织本村妇女从事绣品生产,发往深圳,全年销售额达200万元,仅香囊销售达1.6万个,40万元。涞水清宫传红木家具制作工坊、景泰蓝火锅制作工坊、高阳土布草木染制作工坊等,带动了就业,不断提升了市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