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后感



2025年9月3日上午,举国同庆,庄严肃穆。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的盛大举行。这场大会不仅是一次对先烈英魂的深切缅怀,更是一场激发民族力量、凝聚时代共识的精神洗礼。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情感真挚、内涵丰富,深深打动了我,也引发了我对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民族与未来的深入思考。

一、讲话高屋建瓴,展现大国领袖的历史眼光与人类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的深邃目光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强调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血与火铸就的伟大胜利。这种胜利,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阵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这句话让我尤为动容。它不仅呼应了我们对过去战争的反思,也回应了当下世界局势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呼吁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共赢代替零和,这不仅是对人类未来负责的担当,也是新时代中国大国形象的真实写照。

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是民族精神的根与魂

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这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八十年前,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拼死抗争。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我们不能也不敢忘记。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更蕴含着对国家、民族的深沉大爱。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跨越艰难险阻,走向民族复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这句话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宣言。我们应当从中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把对先烈的缅怀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努力,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

三、以和平之名,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整场讲话中,和平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关键词。“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这些话语饱含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深切期望和坚定承诺。

今天的世界依然不太平,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行为时有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对国际秩序的一次深刻回应。

中国从未在别国国土上驻军,也从未输出战争与混乱。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这展现了中国的历史自觉与国际担当,也进一步印证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性。

四、铸牢强军之志,为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提供战略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解放军的重要使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这是对人民军队的最高褒奖,也是对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的精准把握。

和平从来不是乞求来的,而是需要实力守护的。构建世界一流军队,是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根本保障。我们要深刻理解强军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要支持国防建设,为子孙后代守好和平之门。

五、牢记初心使命,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不仅是对我们过去奋斗成果的继承,也是对未来道路的规划。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最光荣的使命。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离不开坚定的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这条正确道路,汇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为民族复兴之路添砖加瓦。

六、以爱国之心投身时代,以实际行动回应召唤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未来的建设者。面对总书记的殷切寄语,我们不能停留在感动,更要付诸实践。在岗位上履职尽责,在生活中弘扬正能量,在思想上不断进步,用行动传承抗战精神。

爱国不需要轰轰烈烈,每一个认真生活、努力工作、关心他人、报效社会的点滴行为,都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对祖国最深的热爱。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通过今天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更加坚定了爱国信仰,更加明白了和平的可贵,也更加清晰了前行的方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让我们继承先烈遗志,勇担时代使命,肩并肩、心连心,汇聚起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