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dcaheb.org.cn/infodetail.aspx?newsid=7249
我叫刘效来,已年逾七旬,是有三十年会龄的“老”会员,现退休在家。
闲遐时,我的脑海中总在徊想着这么一个问题:作为一名退了休、离了岗的民建会员,难道就应该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忘记会章精神,忽视会员权利,而“倚老卖老”,不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吗?显然是不应该的!
大家知道,终生为民建事业而不懈努力奋斗是没有年龄和能力而受限制的。因为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建立,就是在“以国家民族为前提”、“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以团结各界思想进步,行动踏实之分子,合力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各种有力建国之事业”(以上引文均见《民建史话》一书)的民主党派。我们作为其中一员,就应该借助党的十八大东风,乘2016年9月21日中国民主建国会河北省委员会成立60周年纪念的春风,努力弘扬民建会员尽职、敬业、奉献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为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为实现民建河北省委八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四大狠抓”主要工作任务而努力拼搏。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继承和发扬民建光荣传统,“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见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一文;才会不断加深自身建设,提高自己的言行素养和判断能力;才会更好地为实施“十三五”规划而履职、尽责、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为民建事业增光、添彩,达到颐养天年、老有所乐的境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虚度年华。
那么,我是如何计划和实施的呢?现汇报如下:
一、坚持以《会章》为准则,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为百姓排忧解难。
1945年12月16日,当中国人民刚刚获得抗日胜利,尚未充分品味喜悦,就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在“世界需要和平,国家需要统一,人生需要康乐”背景下,由工商业者、金融界代表人物及其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分子93名代表聚集一堂,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郑重执笔,签署下自己的名字,公开向社会公告:中国民主建国会光荣诞生了。会议选举出胡厥文、章乃器、黄炎培、孙起孟等11人为常务理事;选举李组绅、刘丙吉等5人为常务监事。民建成立以后,为扩大会务,开始着手地方组织的建设……
在“物欲横流”的新形势下,我退休离岗后,为使自己能保持清醒头脑,不让“铜臭”污染灵魂,也不让“腐败分子”所作所为蒙住双眼,玷污自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听过雷锋同志所作报告”的心灵。2011年在参军入伍五十周年之际,凭借记忆重新写就我退役时在日记中写的《本色永不褪》五言诗一首(此诗原稿已在唐山大地震中遗失),记录下当时的心怀:
闻转情恋队,双眸滚热泪。
若问何其故,革命贡献微。
创业新岗位,传统要发挥。
雷锋好榜样,本色永不褪!
注:“转”指复员退伍,“队”指部队。
作为一名在市郊老家居住,经常同村子里百姓和乡亲们打交道的民建会员,我该如何在民众中树立民主党派的形象,如何发挥民建会员的作用?于是,我打定主意,放下“架子”(其实我也是农村出生的,虽然我的祖、父辈都是工人),入乡随俗,全心全意为百姓和乡亲们排忧解难,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是努力同群众打成一片,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在农村,有点儿文化,能写毛笔字,又有点组织能力的人少了点儿。娶妻生子,生老病死的事情经常发生,我爱好民间文学,乐于助人,于是便萌生了自愿免费为乡亲们办理“红白事”的“工作”。为了办好这件事儿,我和有同样爱好和“特长”的于廷连、于晓峰(都是退休工人)组成了一个三人小组。无论是哪家或乡亲的外村亲戚有事儿需要帮助,我们都会有求必应,并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精打细算,尽力减少开支,并坚持不要回扣(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回扣风相当严重,有的人家办白事,回扣款达数千元)。我们这样做,百姓们高兴了,但却遭到利已主义者的反目。然而,我们却顶住压力,心里相当坦然。
二是努力为乡亲服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也不放过。如有的家庭生活有了困难,需要写“困难补助”,有的家弟兄分家,需写“分家文书”,或有的家因孩子考上大学暂时交不起学费,需家长写“助学申请”等等。只要百姓找上门,我都会痛快答应,并放下手中活计,马上动手写,直到本人满意为止。象这样的事情,几乎那年都有十几次。
三是努力配合村“两委会”工作,不扰民不添乱,为维护和谐社会尽自己微薄之力。自退休在农村居住以来,无论是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有那些号召捐款捐物搞救灾活动,我都会主动参与。特别是“两委会”,不论是哪届,只要需要我帮忙写总结汇报、好人好事、通讯报道等,我都会痛快应允去做,从不讲价钱,全是义务。为提高本村小学生作文水平,我还利用星期日或寒暑假的时间,义务为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讲“快速作文法”,采用边讲边实践边提高的方法培训学生写作技巧。一直坚持五、六年的时间,直到村小学校合并撤消才停办。但至今仍有人到家中找我教作文写作,当然我是尽义务的。有人曾说给点报酬,我说:“如果你给报酬的话,就不要找我好了。”还记得有次村民选举(其实我们村市民户口没有选举权),有位参选者找我写“施政演说”。他表态,上任后如何如何“拨乱反正”,整谁整哪件事儿等。我听后一针见血地对他说:“你一上任就整这个那个的,能行得通吗?人非圣贤,谁能没有过错?!就是‘整’,也得以理服人,用证据说话。总不能怀着仇恨的眼光对待不同政见的人吧。要安定团结,就要用自己的言行给村民交一张满意的‘答卷’,才算你的本事。何况你整他,他整你的,翻来覆去,有啥意思?!再说,他若犯法,有党纪国法呀……”后来,这位村民宣读了我写的“施政演说”后,还真的被村民选上了村干哩。
二、坚持以“为会增光、添彩做已任”,不断传递正能量,努力为社会进步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群众百姓对某人某事的品头论足或者非议,我耳闻目睹后,从不人云亦云或乱加评论。因为我懂得,我是在组织的,并非平民百姓。再说,我们是“参政党”,是与党“肝胆相照、同舟共济”的挚友,是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倡导时代新风,为国出力,为社会增光的。
记得一年三月份“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中,有位青年演绎出一段“笑话”。根据情节,我写了篇小品《赶班车》投书《唐山劳动日报》并被采用。原文如下:
清晨,某快餐部门前排队就餐者几十号人。这时,一毛头小伙子疾步挤到队前,用力拨开一老者,然后冲售货员大声叫道:“快给我盛碗馄饨!”“喊啥?!到后边排队去!”人们愤然了。“排队?排队我就要误事了!”小伙子扬起下颌,“要是排队,我就赶不上单位那趟学雷锋的班车啦!”众人哗然……
我居住的家乡是革命的老区,从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为祖国的解放和党的事业光荣献身的烈士。我的祖、父辈也有被日寇杀害的,也有明牌八路,也有为党做地下工作的……我和母亲、伯母等均遭受过敌人的抓捕,是党的武装区小队解救了我们。我从小是听抗日英雄节振国等先辈的革命故事长大成人的。所以我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这个家”的道理。因此,为了弘扬光荣传统,牢记“血泪仇”,在父辈人支持下我暗下决心,不断深入采访,记录和整理百余万字的历史材料,有“唐山劳国在日本”、“唐山地震实录”、“抗战故事”等。2015年初,当我得知写“抗战70周年纪念文章”后,便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迅速整理采访记录,为区、市政协写了2万余字的纪念文章。其中《日军侵华时期,唐山被掳赴日劳工追忆》一文还在《唐山文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专刊”发表,并被选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勿忘冀东十三年》一书。今年七月二十八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的纪念日,为征集纪念文章,中共唐山市委和民建唐山市委相继发出“征文通知”。为参与这项活动,我立即行动起来,到目前为止,已整理出《特别通行证》、《井下逃生记》、《于水情的鱼水情故事》、《震不垮的村党支部》等十余篇文章和几幅纪念图片,约3万余字,并自费打印(因我没有电脑,也不会打字)存入U盘。日前,我已将“征文”上报给民建市委和唐山市政协及唐山市开平区政协。2013年我还为唐山文联所属市民协写了3000余字的文稿,并被选入去年底北京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唐山市地名办主编的《唐山民间文化辑览》一书。我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图名,更不是图利,而是民建会员的应尽义务和责任,是在努力发挥余热,“不待扬鞭自奋蹄”,“为会增光添彩”,不断传递正能量,为社会进步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坚持发挥自己“特长”,著书立说,不断讴歌时代风尚,努力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在读小学时,因受启蒙教师卢敬修(又名卢德本、唐山市桥东文化北后街人)、唐山市文联副主席,原作协主席,国家一级作家,长正《夜奔盘山》小说的影响,我从小立志,长大要实现当作家的梦想。时间荏苒,光阴似箭,蹉跎岁月磨砺与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虽在“文坛”上取得些许成绩,先后加入唐山市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家级会员),但尚没有实现从小立下的当作家的梦想。为这个梦想,退休后仍坚持“爬格子”笔耕不辍。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已连续出版《寻找》、《听雷锋同志做报告》、《唐山北湖畔——于庄我们可爱的家乡》(与刘启鹏合著)、《节振国和他的战友们》(与刘启鹏合著)等四部书,约60万字。特别是我们父子俩在为家乡自费著书立说后,不仅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热情支持和称赞,而且还把我们爷俩为唐山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的行为刊登在2016年1月11日《唐山劳动日报》上,并被《环渤海网》等新闻转载。
目前,我仍在践行自己立下的誓言:在已经出版了五部书的基础上,计划至少再出书3部,使本人出书的总部数达到或超过八部。并着手整理和采写《唐山俏皮话》(暂定名,已完成第二稿,但仍需推敲,尚未定稿)、《恶梦》(纪实体裁,整理侵华日军在唐山抓捕、掳往劳工到日本本土实录,并计划写部有关劳工的电视剧本,因本人曾写过两部电视剧)、《丧葬大全》等书。
今后,我要在民建组织各级领导的大力协助和指导下,乘民建河北省委八届五次会议的东风,在民建河北省委成立60周年隆重纪念的日子里,重塑新起点,开拓新征程,继续弘扬“爱国、民主、建设、团结、创新、奉献”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加速唐山建设,加速河北经济强省,实现美丽河北目标做出自己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