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多党合作制度70周年

———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


七十载光阴荏苒,七十载春华秋实。今年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岁华诞。在这难忘的时刻,让我们回首民建自成立以来始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同心奋斗的光辉历程。

1948年4月30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发布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发布之后,在当时的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乃至海外的侨胞组织积极响应,纷纷发表通电或宣言,响应中共“五一口号”,为召开新政协而努力。

“五一口号”的发布,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包括民建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各社会阶层乃至海外侨胞都紧紧凝聚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繁荣昌盛的新中国而共同努力。从此,民建自觉地、主动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参与民主联合政府的筹备和建立,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多党合作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

1979年1月17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到一个月,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胡厥文、胡子昂、周叔、荣毅仁、古耕虞等5位民建和工商联老同志,就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发展经济、搞好对外开放等问题听取老同志意见,并确定了对民建和工商联人士“一摘帽、二使用”的方针。邓小平同志会“五老”、为原工商业者“脱帽加冕”,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极大地调动了民建和广大工商业者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1981年12月至1982年1月,第15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耀邦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一定要同党外朋友真正建立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在这次会上强调,今后,中国共产党同党外朋友的关系,应当成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

1989年12月30日,在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反复研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新中国成立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0年来多党合作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对新时期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标志着多党合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意见》对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多党合作中的地位给予了科学界定,首次提出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强调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参政党”概念,客观、准确、完整地表述了各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是多党合作发展历程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突破。

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前夕,时任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致信中共中央,郑重建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明确写入宪法。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经过酝酿讨论,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从国家根本大法的高度确立了多党合作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为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0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衡量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标准,即:衡量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一是看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是看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三是看能否保持国家政体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四是看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衡量标准的提出,为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客观认识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自觉抵制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影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0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这一政治准则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完善。

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四条政治准则进行完善,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多党合作政治准则的提出为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规范。

2005年2月,在深入总结《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颁发以来多党合作制度发展成效的基础上,结合新世纪多党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观点,提出多党合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概括了多党合作的重要准则,进一步完善了民主党派性质,明确了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以及民主监督的性质、内容、形式、渠道和机制等,将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向前推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使民主党派由“两者政治联盟”发展为“三者政治联盟”,即: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这一性质定位为民主党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2006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五大关系,即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等。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的根本要求。 

2007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就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对外发布白皮书——《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白皮书系统回顾了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准确阐释中国多党合作格局中的政党关系,全面论述了民主党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明确指出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势。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对民主党派性质地位的科学概括,将“参政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使民主党派的政治特征更加鲜明,表明民主党派在政治方向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在政党关系上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通力合作,在目标追求上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基本属性上体现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这一性质定位,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5年1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在深入总结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协商合作丰富经验基础上,首次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直接的政治协商明确为“政党协商”,并列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七种形式之首,提出了加强政党协商的总体要求。10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政党协商的内涵、地位作用、主要内容、形式程序、保障机制以及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党协商领导等。十八大以来至2018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共135次,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26次,与党外人士共商国是,真诚协商。 

201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提出了民主党派三项基本职能,即: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首次将“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作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多党合作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三项基本职能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参政议政主要反映了民主党派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民主监督主要反映了民主党派同共产党既合作又相互监督的关系,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团结和谐的政党关系。三项基本职能有机统一,全面、准确地反映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参政党地位作用。 

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并将“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作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能力要求。他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五种能力”的提出,对增进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水平、带领广大成员更好地履职尽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强调,要完善民主监督,加强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和“十三五”时期重要约束性指标等的监督,促进相关工作。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明确8个民主党派中央分别对口8个中西部省区,重点就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等情况开展民主监督。6月,中央统战部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启动会。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是支持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新形式,是各民主党派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有益探索,是各民主党派服务大局的充分体现。这项工作由中央统战部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牵头协调。两年多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深入8省区开展座谈、协商、沟通近400余场次,涉及近240多个县,580余个乡村,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近600条,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他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

——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