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民建助力传承与保育历史文化记     


多年来,民建邢台市委为服务于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工作,为助力我市经济转型发展找准新方位,探寻新路径,凝聚正能量,充分发挥民建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党派成员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力求在具体工作中实现有所作为。尤其是市委会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服务和推进地方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致力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育,发挥人才优势,激发文创活力,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本地历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文创邢台”的新路子,为把邢台建成全国知名特色文化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有力支持,受到了各界赞誉。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广泛调研 聚焦重点 彰显特色

文化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邢台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钟灵毓秀,文化灿烂,在漫长时光长河中,几乎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亮点,有丰厚的文化遗存,孕育出魏征、宋璟、柴荣、刘秉忠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特别是郭守敬所做出的科学贡献对世界科学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邢台的佛教文化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对推动中国佛教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境内的开元寺、玉泉寺、中国佛教第一塔——普彤塔等,见证着当时文化交流融合的气度。汉魏冶铁、隋唐白瓷、明清商贸,都曾极一时之盛,特别是邢窑白瓷是闻名世界的“邢台创造”,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时期,邢台是冀南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八路军挺进太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从延安迁邢台县前南峪,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雄伟的太行山铸就“太行精神”,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奋斗进取成为太行人的性格,不但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光辉一页,而且对邢台的发展影响深远。

这里民俗文化多种多样,风格独特。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9项,有7个县市享有各类国家级“文化之乡”和“文化研究基地”称号。太行深处的古村落更是久负盛名,王硇的古石楼群、崔路的刘家大院,被誉为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的英谈村等等,无论是独特的古代建筑风貌,还是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亦或是可歌可泣的红色经典,都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邢台邢侯研究、隆尧的李氏祠堂、清河的张氏祖庭更是把姓氏宗亲文化做到了极致。

坐落在邢台境内的中国爱情山天河山是七夕文化之乡,拥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孕育了著名的牛郎织女爱情传说;云梦山被誉为“北方的九寨沟”,山雄、水秀、谷幽、洞奇,相传战国时期著名道家鬼谷子曾隐居此山,修道授徒,叱咤风云名扬天下的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都在这里拜师学道,至今,在讲经洞内诵一声道号,回音袅袅,仿若众生读书唪典。

几年来,我们一直秉着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发展旅游产业的执念,组织大小调研不下百次,深刻认识到这些文化资源是推动邢台旅游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以此为载体,发挥民建优势,助力家乡旅游产业发展,必将大有可为。 

二、精准建言 汇聚力量 打造精品

有了深刻调研,才能做出精准建言。近年来,我们撰写的《关于发展我市文化产业,增强我市综合实力》、《做大做强郭守敬文化名牌》、《放开搞活开元寺》、《打造精品雕塑,提升城市品位》、《兴建邢台博物馆,营造我市文化中心》、《规范街道和区域命名》、《关于加快发展邢台旅游业的建议》被市政协列为系列重点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弘扬邢侯文化,打造邢州古建筑群》、《大力提倡“下楼上山”推动休闲经济发展》等作为大会发言,引发社会关注。当初,邢台市规划局采纳了建议中关于开发、营造邢台良好人文环境,加快将邢台建成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旅游大市的建议,并将邢台整体规划中的人文规划部分交给了民建邢台市委和民革邢台市委两家来搞。我们就邢台的文物古迹、历史景观、寺庙塔群、古城风貌、风俗民情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整理并编纂了《邢台八景》、《皇寺古镇》、《玉泉传说》、《邢台市城建人文规划提纲》,设计并绘制了邢台市古城风貌、邢台八景草图圆满地完成了邢台市的城建人文规划部分。如今,当年的许多建议已经得到落实,邢台的城市建设文化内涵愈加丰富,中央生态公园、七里河景区风光优美的亲水自行车绿道、开元寺公园、达活泉公园、围寨河街头公园群、郭守敬科技园、邢台博物馆等休闲文化场所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三、创新形式 文创引领 注重实践

不老青山坐落在邢台西部太行山深处,曾经被媒体称为“积淀华夏民族古老文明,彰显中国农村传统美德,富有山姿林海风光,晋冀之邦方兴未艾”的旅游景点,每年都迎来大量旅游休闲的海内外宾客。无论是当初艰苦卓绝地完成了不老青山及大北沟村蜕变的民建会员郭雅琴,还是山上茁壮成长的“民建林”,都凝结着民建人的心血,见证了我们致力于历史文化传承和保育的艰辛历程。

去年7月,在民建邢台市委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民建邢台市委关于“挖掘地方文化,助力全域旅游”的主题调研,以民建会员王延庆为主编,编写了《情醉湡水》一书。这部著作包含了近百位著名诗人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1800余篇作品,涵盖了沙河广大村庄风景名胜古迹,以文学的形式对邢台沙河市的历史文化名胜做了一番优美而生动的介绍,再现了沙河历史之久远,文化之灿烂,使大家全面了解了沙河市的旅游资源,赏析美景,品味古村落,感悟历史文化。

去年底,在市委主委刘勇的大力倡导下,我们成立了“民见之家-邢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该中心旨在针对当前竞争激烈的经济形势和创业的艰难,发挥民建优势,形成会内合力,建立线上线下互通营销服务平台,促成民建会员企业抱团取暖,携手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此为平台的“邢台民建旅游高峰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了多期,“康养文化与旅游”、“挖掘地方文化,助力全域旅游”、“文创与旅游”、“绘邢台古八景,献礼国庆七十周年”等主题论坛碰撞着智慧的火花。正像刘勇主委说的那样,书画艺术集中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理念和审美价值,它纳古今于方寸,纵情怀于一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完美结晶,以邢台“古八景十二观”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以书画艺术传承推动邢台旅游文化升级,促进旅游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彰显民建力量。

四、广泛交流 拓宽领域 未雨绸缪

为了更好宣传邢台,我们十分重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交流推荐邢台文史资料,提高了邢台的知名度踊跃向各种刊物供稿,向民建中央、民建省委、统战部等上级机关宣传部门以及《团结报》、《河北民建》、《零讯》等刊物推荐的稿件,大多被采用,促进了邢台文化走向全国。

我们充分发挥民建联系面广的优势,成立了各种民间文化艺术团体,不断拓宽历史文化工作的领域,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空。支持成立了“新诗大观”、“邢台民建画院”、“邢台民建爱心艺术团”、“邢氏宗亲文化”等,为推广邢台文化搭建广阔的平台,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今后,我们会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重点从珍惜自然瑰宝,延长旅游资源生命力;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吸引力;推行“微旅游”,融入居民生活,提高体验渗透性,促进旅游创新力等方面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开拓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民建工作新局面,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凝聚思想共识,与社会各界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为邢台经济大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