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方面做好企业发展

———积人脉、增认同、促两线、求共赢



 

前不久,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部署了明年六大重点工程,希望会员朋友能深入去学习,高度重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前几天,我问了几个企业家朋友,很少人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谈不上会议里中央说了什么,部署了什么。

我们连国情、省情、市情都不知道,那么我们如何干好企业的事情呢?这是值得反思的,为此我们要认清一个局面:会议指出,“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们要注意我们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而且要看清影响。

  这个影响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家应该有所体会,比如2019年猪肉价格和一系列消费指数,在宏观上、在微观上大家都能看得到,经济压力确实很大。
  我们要厘清形势,现在面临的经济形式:1.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2.国家在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以前强调的是不发生系列性金融风险,现在把“金融”两字去掉了,改为全局性的系统风险。3.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这个措施大家可以去百度学习。

为什么要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呢,这是企业或企业家“以党为师,发展经济”的重要原则。我们的企业、企业家要想发展,必须“以党为师,戮力前行”。想一想,建国前在白色恐怖下,有支持党的,有反对党的,还有即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党能坚定走向胜利;在建国后,面对千疮百孔的中国社会,可以说“一穷二白”,面对贫穷落后的中国人民,又面临到国际对华封锁,党领导中国最终走向了辉煌。如果单单从“经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的党是一个特别称职的“企业家”。难道不值得我们社会各届去学习,不值得我们去深思,不值得我们去总结和实践吗?特别是企业和企业家,更要学在前头,行在前头,“以党为师,助推企业”实现大发展、好发展。
    企业发展在于“人”。市场的竞争和淘汰,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关键也在“人”。任何商业机会和商业合作,在于“人”,而“人”的关键在于什么?我们大家可能会总结出很多的关键,在经济领域,我个人认为在于“认同”。就这个“认同”,我跟企业家们提十二个字:积人脉、增认同、促两线(线上线下)、求共赢。十二个字分四句话,依照儒学“四知”的理念:也就是君子知彰、知微、知刚、知柔总结而来,这“四知”既矛盾对立又协调一致,他们相互影响、互为作用。

我们的企业,企业家谋求发展,不必去听那么多的高端课,也不必非要参与训练营,看看身边的避暑山庄,其中很多文化都可以拿来为营商强业用,甚至做得好、做得细,一点也不亚于北大MBA,清华工商管理类的各种培训班和高端教育!

我们先从“四知”的角度分析一下:积人脉是“知彰”,企业和企业家要有全局的眼光,发展的胸怀;增认同是“知刚”,只要是认同,就存在妥协,这种妥协如果作用到商业合作上,就显得是具有刚性的妥协,不可或缺的。在现实竞争发展中,有意义的妥协就是有价值的生存;促两线是“知微”,我们常讲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是这个意思;求共赢是“知柔”,我们看“人”这个字,为什么是一撇一捺,因为没有扶持,任何人都立不稳、行不得、走不远。在另外一个意义上,一撇一捺,也是提醒我们为人,经商要懂得取舍。为此,柔这个概念就存在一个矛盾体,克服自我,就可以柔,执着于自我,就不能柔。网上有一个名联,说得是:“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始成名”。这是对取舍的最好诠释!为此,我们要学会逻辑方法和使用技巧,相互映衬共同发力。既能撇捺相济,又能撇开捺住!这个才是我们“人字”的真谛。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积人脉、增认同、促两线、求共赢”这十二个字:
   一、积人脉:
  我认为健康良好的人脉有三个要素:人缘,人情,人际。其中,人缘是从自我向外的辐射,人情是自外向内的体现,人际是相互间的影响。这里说的积人脉,要有更多元的角度,更宽范且包容的心态。你想纳入别人的视野,首先别人得纳入你的视野。我们的眼界要宽范,能够纳入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

1.要善于把积极向上的人缘,转化为企业可支配的人力资源和可挖掘的消费资源。
  2.要善于把踏实向善的人情,转化为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人情本是私情,但企业和企业家的人情,就应该建立在“公义”的平台上,我们的企业生存,就是生存在公义这个角度上的。这种人情其实是一种情怀,甚至说是家国情怀。
  3.要善于把复杂的人际关系,转化为诚信清明的企业环境。我们看太极图,太极乃聚气为形,化形为势,因势而生,以形而散。太极的神奇在于不去改变什么,而是自我改变后,趋势就自然发生了。所谓《周﹒易经》的“易”,就是交替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不是外在,而是内在。

至于人气,人力,届时都可以水到渠成,自然转化。在政治上,我们讲有为才能有位,在经济发展领域,也可以讲有为才有位。行业地位,企业地位,企业家地位,员工地位都离不开一个“为”字,所以说事在人为。要“为于无形之处,为于无声之际”这是最为有效的“为”,久而久之必然有所回报,有所收获。在避暑山庄文化中,记得乾隆皇帝在榛子峪回溪亭有“引素”“搏华”匾额,其意就是厚积薄发。

我们的企业家,特别是现代金融领域经常提“金字塔理论”。一些商业利润目标,利益获取法则等方面,都以“金字塔体”为依据和原则。那么我们就说一个真实的假象吧,如果从感官上看或者认知和印象,埃及金字塔有四个面,是攒尖顶锥型体。但在1940年,英国空军就曾高空俯拍过金字塔的照片,结果令所有人震惊,因为照片上每一面都是阴影错落,分明显示金字塔有八个面,说明我们经常被假象和传统所迷惑。所以说我们在积人脉过程中,要充分识别假象,走出传统,积更为广泛的人脉,因为我们处在新时代、新时期,特别是站位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更要注重我们的人脉和人脉的格局。

二、增认同

    认同有三个领域:1.企业家和员工之间的基本认同。2.企业和市场,消费者的核心认同。3.企业与行业的潜在认同。
  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资源优势,达到企业目标最大化的过程,就是认同的格局。在认同的格局下,我们要有一种心态, “求助不如借助,利用不如利益,激发不如激活”。企业家要想一想,我们求助别人时特别难,但我们要借助别人时,在认同的基础上去借助别人,我们会得到不一样的回报。我们要利用别人时,不如去利益别人;我们要激发动力时,不如去激活动力,一个是长程的思维,一个是短期的效用。
  三、促两线

两线就是我们常说的线上线下,可以理解为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克强总理就提出“互联网+”思想和方法。

两线的核心在于三维控制,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就外部而言:也就是空间和时间,商品和服务,文化和利润这三维控制。就内部而言,  在互联网时代,还要注重企业生存,员工成长,事业成就的三维塑造。要有助于打造并发挥“工匠精神”,形成线上线下品牌和优势。

 三维控制的核心在于“精”,是精准的精,精确的精、精细的精。清代皇帝在热河行宫碑刻印文有“惟精惟一”,现代企业也应该具有对选择员工时的惟精惟一,开展服务时的惟精惟一,科学管理方面的惟精惟一,核心技术和有效管控的惟精惟一。
  四、求共赢

 清代皇帝在热河行宫有一个匾额“敷畴鬯泽”,畴是田亩,鬯是美酒,表达的是普惠主义思想,也是敬畏人天的体现。

 1.以自我心安,求得事业风险最小化。心安不安,在于敬畏不敬畏,具有敬畏的心态和操守于人于已都是有利益的。

应该常怀敬畏之心,检视自我,检视企业,再去看同行,看行业。

承德是佛教圣地,佛家修行,讲究堪破、放下、自在,注重把放下都放下,才可以成就。
    我们说汉字里的“心”字,由三个点和一个弯钩构成,代表了觉悟、觉醒、觉知。一位西藏活佛说,修行是把汉字的心,修成一横,没有贪嗔痴的跳跃,完全归于寂静自然。道家讲“道法自然”,而法的形式和作用,完全依照本心。从本心来,再到本心去,我们现在常说出发点和落脚点,道光自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心”字。为此,心是成就一切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共赢的核心基础。
   看透竞争对手,看透市场环境,无非是看透自心。一个连自己都看不透的企业家,一定也看不懂市场,看不透竞争和创新,更看不透压力和动力。当我们摆脱不了这些束缚,厘清不了这些关系,我们就看不懂市场,看不透自己,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心安的理念,从内心来构造自己,来行为自我,这样做一个“心的主人”。
  2.跨业创新,求得事业外延最大化。
   应该有一种意识,也就是主业不放松,跨业不放弃。 主业不求快,跨业但求稳。
   快和稳是一个矛盾体,我们如何在快中求稳,稳中求快,从政府一直到各级各部门都在讲这件事,所以说,稳中求进是最美的。

  我们的创新离不开“赢”字,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想赢,那么我们就看一看这个“赢”字的构成:亡口月贝凡

亡:有危机的意识;口:有良好的个人口碑和行业认同;月:有时间意识;贝:有利润效益观念,也是利润法则。最好的利润形式是商品+服务的价值,能够让消费者和企业在同一市场环境达到双方满意;凡:一个凡人,就要有一颗不变的平常心。企业和企业家拥有平常心也很重要。

 我们在说赢在起跑线,赢在路上时,经常有企业家抱怨,也跟我说了很多次,抱怨什么?

 我的员工变坏了。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原本很好的员工,为什么变坏了呢?

 其实员工变坏,不是他自身问题,主要是环境因素。比如,不公正、不透明的生存环境和压力空间,不公道的业绩考核和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时,就会形成一系列的问题。

当贡献与价值,贡献与认可,贡献与待遇之间,不再形成对等关系时,我们的员工就从内心里开始有了一种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慢慢聚集,势必会拖垮我们的企业,影响我们的团队。我不知道企业家们,关注没有关注这个问题。这种力量一旦形成合力,我们的企业必然走向下坡。当我们走向下坡路时,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目标和妥善的解决方法,这种反作用力会转化为作用力,也会形成新的合力,推动我们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反之,员工自身会有一种想突破束缚,打破枷锁的概念,当这种概念持续形成,在意识中必会酝酿作为,这是一种企业内部的化学反应。当酝酿的作为,通过化学反应升华到他的思想意识中,你的员工就会以行动化展现出来。他的行动化过程,会形成一系列物理作用。一旦这种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叠加的时候,这类员工可以离开我们的企业,炒掉老板,甚至炒掉所属的行业,他还可以反过来破坏我们的企业,破坏我们的行业。所以,企业家和老板们会说,我的员工变坏了。对好员工变成坏员工,我们大家都非常痛彻,也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我们应该反思和改变的恰恰是企业本身,甚至是企业家自身。企业的因素是主要因素,企业的责任也是重要责任,这是需要检视和承担的。
    在一个缺乏公正的环境里,任何所做,不论对错,可能都会被人为地看成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是我们没有实现有效沟通,没有进行公平公正的考量,没有给他营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构建内在自心空间,所以说我们的企业有时就像一个笑话一样在发展。

 企业对于员工的“赢”字,也可以分解成亡口月贝凡——
  亡是指企业对员工生存意识,我们总是强调对企业的生存意识,那么反过来问一下,我们对员工的生存意识有没有(重视);口是给予员工充分的话语权,要照抚到员工的利益诉求;月是(定时定量的条件下)收入与贡献关系;贝是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关系(这个价值是结综合价值);凡是做好普通事物的能力。

我们现在的企业老是追求员工做好超能力发挥,却忽视了他做好普通事务的能力,这个时候恰恰会给我们的企业带来疲劳发展。我们的疲劳战术与疲劳发展叠加在一起时,也就走向了一种疲态发展过程。

   3.调整企业和企业家,员工视野。有两个字很说明问题,就是2019年互联网上比较流行的:
   人+谷=俗
   人+山=仙

一俗一仙,因为站位不同,视角不同,结果也不同。所以调整企业和企业家乃至于员工视野,一定要突出站位,转变视角。如果不这样,不管是从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不去改变,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共赢也是很难的。 
  4.追求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我们说了那么多“赢”和“共赢”,其实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共赢。这里,我讲两个法则:一是决不能让消费者有花钱买罪受的不良感受;二是决不能引发让消费者产生花钱受气的不安行为。第一个是感受,第二个是行为,感受是消费者对企业的,行为是企业对消费者的,两者互为作用。应该做到两条法则不越线,这是一个基本要求。我们要实现销售商品与消费者的共赢,然后才能实现增值服务+企业+文化,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通过这种服务和增值服务,以及叠加企业文化,  塑造我们良好的营销空间和营销时间,营销概念,然后让消费者乐于买单,快乐买单,合理消费,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建立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赢关系。

如果说王明阳提出的“知行合一”在过去很有意义,那么用在当今经济发展方面,那么,企业家的“知”应该在赢字,“行”应该在心字,就是向内心去检视,先认识自我。

古人讲“和其光,同其尘”,也就是和光同尘。当今应和其利,治其弊。古人所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谓兼济天下,也就是无私奉献。我们说有时并不知道怎么样去奉献,其实奉献也是特别笼统的概念,那请师法于自然。自然是怎么奉献的呢,我们看一看避暑山庄有一块御匾叫“奉三无私”。什么叫“三无私”呢,也就是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目标。当我们真正做到了奉三无私,我们就了解了无私的概念是什么,我们也知道怎么样去师法于自然,向天、地、日月一样有一种无私的情怀。当我们有了这种无私的情怀,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我们的员工,我们的市场,我们的消费主体和衍生消费品,都会有一种愉悦的状态,在一种链性发展的快乐状态下进行逐步跨越,逐步发展。

   在此,希望大家能够学习马云在西北的一次讲话。他在讲话中重申了复盘的意识和行动,他的公司和团队,确实有复盘的思想,他们把复盘用到了极致。不论他们在每一个电商平台里创造了多么辉煌的价值,他们总会有一种复盘的意识,一切从零开始,清除障碍,回归自然,再重新蓄势而发。他有这种复盘的意识和行动,所以他能成功。

在这里,希望大家让过去都过去,让未来早到来!在国内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同时,要坚信党和国家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要坚信我们能够走出低谷,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