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提案是怎样炼成的

http://www.cndcaheb.org.cn/infodetail.aspx?newsid=2895

  近年来,京津冀已经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又一经济增长极,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由于保定市与京津毗邻,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历史渊源和人脉优势等,中共保定市委和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对接京津”战略。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保定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民建保定市委提出的《实施“对接京津”战略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提案引起大会高度重视,并被选定为一号提案。这份一号提案是怎样炼成的?本文将对它的形成过程进行重点疏理,希望能为我们参政党和政协委员今后的参政议政尤其是提案工作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提高参政议政敏感度

  “京津冀经济圈”概念的提出,为保定市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接京津”。“对接京津”战略成为保定市强市兴县富民的三大战略之一,成为古城保定的一个美好发展前景,当然,更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发展任务。民建保定市委在深入研究本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优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中心课题,认为针对“对接京津”战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集体提案,提交市政协会议,定能引起大会的高度重视。

  要提高提案质量,必须要在提案的主旨立意上,注意高度,超越“路不平、灯不亮”之类眼前问题的思维局限,不能仅仅谋求一时一地之利益,而要将眼光放得更高、更远,提案要关心百姓民生,更要关注战略大局,在履职过程中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参政议政工作敏感度。

深入调研 专家执笔 打造高水平集体提案

  确定“对接京津”这一重点调研课题后,民建市委充分发挥本党派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优势,发动会内企业家会员与高校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到调研和论证过程中来。

  企业家会员来自基层,处在我市“对接京津”战略实施的工程一线,掌握大量的实践经验,对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也有着切实的体会和理解,调研中有了他们的参与,保证了提案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民建会内高校专家学者均为多年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高级知识分子,无论是对企业个体的成长方式还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都有深刻的理解。在调研过程中,专家学者们首先分析了会员企业发展困境的根源所在,然后结合企业家们的实践经验,执笔撰写出提案,为政府决策提供高价值的参考建议。

精心梳理 拾遗补缺 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措施

  《实施“对接京津”战略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一文之所以能成为政协一号提案,其决定性要素当然是提案内容的切实和建议措施的有效。该提案建议,保定市应将政府指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有区别地对接北京、天津两地,梳理自身特点,选准突破口,重点布局,全面提升对接京津能力。

  提案认为,对接京津战略的实施应当遵循政府联系、规划,项目市场运作的原则。市政府要加强与北京、天津市政府之间的协作,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展开研究,早日掌握对接京津的政策、城市发展趋势等大方向和基本原则。

  在战略实施中,提案建议,注意京津两个城市在功能上存在的区别,前者最重要的在于其首都功能,一些涉及资源性、粗加工的项目配套环节,完全可以成为保定市对接北京的接口。而天津需要突出的是区域经济大市的功能,其产业约束较少,需要限制而必须外迁的项目也必然少于北京。要实现项目有效“对接”关键是做到早知道、早联系、早配套。

  提案提出,保定市应当梳理自身的自然资源、技术人才、产业基础等特点,选准突破口,重点布局,全面提升对接京津的能力。例如,可以推进房山县周边毗邻地区与北京住房建设的融和;利用“中国电谷”形成的产业集群,对接北京的新能源、低碳等产业;利用“白沟·白洋淀温泉城”,易县、涞源的秀美山林,建设“生态旅游”基地和京津“后花园”。在对接过程中,保定市要有过硬的产业基础、人才技术、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优势和必要的政策、高效的政府服务等,否则在项目的竞争中就难以抓住机会,抓住机会也难以很好地实现项目高效正常运转,从而影响到对接京津战略的最终实施效果。

(作者单位:民建保定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