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宣传稿件的关键原因与方式方法——宣传稿件写作心得体会


一、写好宣传稿件的动力从何而来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身边,有太多值得我敬仰和学习的民建前辈。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民建会员的责任与担当。郑宇主委,退休后依然心系组织,骑着自行车走访会员、关心会务,那份对组织的赤诚与热爱,让我动容。他让我明白,会员身份是一辈子的承诺,服务组织不分年龄、不论岗位。金秀萍主委,是组织内部名副其实的“粘合剂”。她总是默默关心每一位会员,调解矛盾、促进团结,用她的温暖和智慧,营造了和谐融洽的组织氛围。她让我懂得,团结是组织发展的生命线。向绍新主委,热心公益,积极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主动为会员企业家排忧解难,牵线搭桥。他让我看到,民建人不仅有社会担当,更有服务会员的拳拳之心。这些老前辈的光辉形象,如同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他们的精神,是我写好每一篇稿件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同时,民建的各级组织和各位会员在我工作和生活中给予了我诸多关怀与帮助。作为一名会员,我深知自己没有丰富的经验,唯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宣传稿件和组织交给我的任务认真、高质量地完成,才能回报组织的培养和会员的关爱。这份“将心比心”的朴素情感,是我坚持写作的初心与动力。

其次,良好的环境是成长的沃土。在民建唐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兄弟工委和直属支部的协同和配合中,路南区工委为我们宣传和参政议政工作者营造了极为有利的工作氛围。一是机制先行,活动尚未开始,宣传任务已明确到人,提前量充足,让我们有充分时间构思、采访、打磨稿件;二是激励到位,通过设立机制,极大调动了会员写稿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愿写、争着投稿”的良好局面;三是团结协作,路南工委内部凝聚力强,会员主人翁意识浓厚,谁有素材主动分享,谁有观点积极建言,真正做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四是培训有力,通过各专委会专题会议强调部署、以会代训、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我们的政治敏锐性和写作能力,确保宣传工作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正是这样的土壤,让我在业务技能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二、如何将宣传稿件写得更好

在具体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点方法:

第一,善用碎片时间,持续“充电”学习。大家日常工作都很忙,很难抽出整块时间学习。我的做法是:把碎片时间变成“黄金时间”。开车时,我从听河北交通文艺广播转向专注中央经济广播,通过收听新闻播报,不仅了解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时政热点,更学习了官方媒体严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素材组织逻辑。这种在密闭、安静空间里的专注聆听,效率极高,为我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养分”和思想“素材”。

第二,紧盯上级动态,确保方向正确、重点突出。写宣传稿件,必须“上接天线”。我的习惯是:多关注“唐山民建”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学习市委会重要会议的新闻报道,了解会议的核心精神、重点部署和领导讲话要点。这样,在撰写我们稿件时,就能自觉的向市委会的工作重点靠拢,确保宣传方向不偏、重点突出,做到“事半功倍”。同时,认真阅读市委会下发的各类通知,明确哪些工作是当前重点,哪些内容在宣传时需要特别注意,确保稿件内容符合组织要求。

第三,对标先进典型,拓宽视野、提升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经常关注北京、上海等民建工作走在前列地区和组织的公众号和宣传报道。学习他们是如何策划活动、如何组织稿件、如何突出亮点的。特别是关注他们领导讲话的站位、用词和结构,以及报道中如何提炼活动的深层意义。这种对标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更先进的宣传理念和写作技巧,对提升自身稿件质量大有益处。

第四,坚持“换位读三遍”,确保稿件全面有效。初稿完成后,我会从三个视角反复审读:第一遍以领导视角,审视信息准确性、重点突出性和政治安全性;第二遍以普通会员视角,检查语言是否通俗、故事是否生动、能否引发共鸣;第三遍以完全陌生的公众视角,判断事件是否表述清晰、逻辑是否顺畅、有无冗余信息。通过这种换位思考,力求让稿件更具针对性、可读性和传播力。

最后,我想说:很多事看似与宣传稿件并无关联,但实际上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经营好家庭、孝敬父母、乐于助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儿,这些都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干好工作,保重身体,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了愉快的心情和平和心态,工作时才能有状态,工作自然更有力量。

今后,我将继续以榜样为镜,珍惜平台,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稿件,为民建事业的宣传工作贡献自己绵薄之力!